养老保险

养老金并轨衔接政策的全文内容

发布时间:2023-11-08 00:53:32

随着各地机关事业单位持续推进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养老金“并轨”也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机关技术工人、机关普通工人的个人缴费基数中,生活性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等也被纳入。

据统计,截至目前,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已经全部出齐,办法除确定改革范围和缴费基数外,还提出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向“中人”发放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地区明确在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根据国务院去年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各省份陆续出台实施办法,对缴费和待遇、改革的范围、改革前后待遇衔接、基金管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职业年金等政策进行了明确。

养老并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

根据安排,机关及参公管理单位、行政类、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按本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0%、个人按本人工资收入的8%缴费。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个人、单位分别按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4%、8%缴费,全部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中人”将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过渡性养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相对于“新人”(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和“老人”(本办法实施前为编制内工作人员且已经退休的),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中人”的待遇如何过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相关政策也作出了过渡期的安排,对改革中的“中人”,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过渡性养老金。目前随着“中人”逐渐退休、“新人”越来越多,过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渐居于主体地位,体现了平稳过渡的改革方针。

“中人”待遇下降了吗?

专家表示,通俗来讲,“中人”退休后待遇将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四部分组成。并轨时职工的年龄越大,在其实际领到的退休金中,基本养老金占到的比例就越小,过渡性养老金占到的比例就越大。

并轨后,加工资是怎么回事?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这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他分析,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上海从2015年7月开始,已经按照并轨方案调整工资,同时扣养老金、职业年金。

从11月开始,补发从年10月到2015年6月的工资、补扣这段时期的养老金、职业年金。两者相抵,9个月大约人均补2700元。

到手工资有什么变化?

每个月工资有8%的养老金+4%的职业年金是要扣掉的。

到手工资少掉的这部分,由涨工资的这部分填补上了,所以每个月到手应该会比原来的工资高个几十到几百元左右。

退休金能拿多少?

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公式:每月领取总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海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假设25岁拿5000元工资,60岁退休,且35年来每个月工资都是5000元的情况,假设那时候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451元。

按照公式,退休后:每月领的养老金3037.5元每月领的补充养老金1812.95元!所以,最终每月能领取到的养老金为3037.5+1812.95=4850.5元!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是4850.5元,没有比在职时5000元少多少。

拓展阅读:

哪些人属于并轨的范畴

根据国家公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三类人属于并轨范畴: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养老金并轨改革如何推进

养老金并轨改革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其中,“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是指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养老金并轨改革最终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即多缴多得、长缴长得、责任共担、统筹互济。

并轨后的养老金如何计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国务院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

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从已公布的地方养老金并轨的具体意见和办法来看,“地方版”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与“国家版”的规定基本上一致,但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相应调整和规定。比如上海规定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山东机关工作人员的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以及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则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

并轨后的养老金如何支取

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得提前支取;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并轨后的养老金如何转移

参保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内同一统筹范围转移,只转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

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待遇会降低吗?

按国务院发布的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以“老人”“中人”“新人”三类进行划分。原则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即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改革后参加工作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人员,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分析认为:“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金肯定会减少,但加上职业年金,总体待遇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职业年金是什么,怎么交?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

职业年金由两部分构成:单位按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两部分资金构成的职业年金基金都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工作人员退休时,依据其职业年金积累情况和相关约定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并轨后会出现“增不抵缴”吗?

由于调资工作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且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个人缴费工资的高低差异较大,具体到个人,扣除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后实际增加的工资有多有少。特别是在一些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部分参加工作晚、职务较低的人员,增加的工资不足以完全弥补养老金保险个人缴费,可能会出现“增不抵缴”的现象。

对此,人社部要求:相关地区和部门采取措施,确保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后当期工资都能增加。

按此要求,各地在具体实施中采取了不同措施。比如湖南省明确,对于在职人员工资调整,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预发,待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式实施时多退少补。北京市的解决办法是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工资不下降,同时略有提高,水平在人均100元左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