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

科技创新类论文范文精选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下文是关于对科技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的探析,欢迎欣赏!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更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理念的缺失、人才的缺乏、源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只有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并落到实处,才能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放缓,世界各国都在力图寻求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2009年美国提出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可能遭受的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1],称之为“新常态”。这一表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任何一个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也都在迈向新常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与旧常态相比,新常态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也是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动力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贯穿全局的大逻辑。

一、科技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纵观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也都是经济强国。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常态,主要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适度调整了发展模式,如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等,长期累积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得产业创新能力很强。因此,这些国家能在危机之后转危为安,实现恢复性增长。而一些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国家,依赖石油开采发展经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经历经济衰退之后,很难实现经济再增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表明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关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虽然我国的GDP增长率逐年下滑,但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26%[2],中国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与近年来持续的科技创新密不可分,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1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分别为2.08%、2.1%,而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陕西等省份的研发投入强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可见,研发投入强科技创新能力就强,经济发展就快,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常态是对国家发展趋势的新认识,是对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之下实现经济稳步增长、成为世界强国的正确选择。而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增长动力的变化,都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因此,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也为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提供了动力。

二、新常态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习xx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3]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新形势,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动力的转换、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技创新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创新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而科技创新是动力转换的起点、源头,以科技创新发明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形成新产业,推动新市场。同时,科技创新要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的方向转变,要引导社会有效资本投入到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推动装备、技术、标准等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当中,以科技创新推动消费、投资、出口,最终完成动力转换。因此,科技创新要适应新常态,要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快速而稳健、精准而全面地发挥推动作用,以科技创新抢占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历史的发展证明,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创新都使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开拓了发展的新空间。人类共经历了五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重大的科技创新,蒸汽机使人类告别了手工时代,进入机器时代;电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自动化时代;而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步入了信息网络时代,每一项科学技术都极大地扩展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目前,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要培育发展新动力,进而开拓发展新空间。“十三五”时期,要着力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网络经济空间和蓝色经济空间,而任何一个新空间的开辟与发展都要以科技创新来推动和支撑。因此,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化,发展新空间的扩展都需要先进技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三、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面临的新挑战

新常态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带来了机遇,但也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使得科技创新面临更多的挑战。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中的现实困境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科技创新理念缺失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各地都相继制定、调整了创新驱动发展以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创新体系,并且部分地区和企业在经济整体下行的形势下,科技创新显示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从整体来说,在新常态下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理解不够,存在认识上的困境。一方面,没有厘清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在思想上对科技创新能否真正驱动经济发展以及如何驱动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到位。究其根源,与我国创新的传统、创新的积淀以及长期形成的创新氛围和环境密不可分。历史的发展表明,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强的国家都是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或者创新能力强的国家,都有着良好的创新传统,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一直影响着这些国家。政府重视创新,鼓励创新,制定相关的科技法规、政策来支持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并且政策措施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政府的支持使得民众有着较高的创新热情,特别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教育设施培养了大批创造力极强的人才,无论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对科技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崇尚创新、引领创新成为国家延续与发展的命脉。因此,在发展的任何时期,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很容易形成共识。与此相比,我国虽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但近代科学没有在我国诞生,长期以来注重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精神的培育。因此形成了重实用轻理论、重技术轻科学的局面。虽然20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特别是一些资源型省份,长期依赖煤炭等自然资源,为了高GDP而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形成了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完全改变传统,形成正确的发展理念,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作用机理等。另一方面,没有厘清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与投资、资本驱动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时,投资、资本如何有效发挥驱动作用。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思维创新等,而科技创新是创新的关键,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因此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但实践中,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水平存在差异,其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同。因此新常态下,改变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就要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以偏概全盲目的“一刀切”。对于必须依靠资源发展的省份,还要发挥资源的驱动作用,逐渐将科技创新融入产业链中,循序渐进实现产业创新。对于一些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需要改善城市公共产品的地区,还要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发展。因此,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是脱离实际盲目发展高科技、新型产业,也不是全盘否定资源、投资驱动,而是要将科技发展、创新驱动逐步融入到各地的发展实践中,使科技创新的作用最大化。

(二)科技创新投入欠缺

科技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科技研发投入占全社会GDP总额的1%时,国家只能使用技术;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总额的1%到2%时,具备技术发明的条件;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总额大于2%时,才具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竞争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研发投入的总额逐年增加。有关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增长超过百倍,目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总额的2.1%,科研投入总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得科技创新的实力显著提高。但投入总额依然不够,投入比例不均匀。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设立了不同级别、类型的科技创新基金,但对于我国众多的大中小微型企业,无论是金融、税收还是资金、政策支持都非常有限,很多中小微企业得不到支持。部分小微型企业认为各类基金的申报、审批程序复杂,即使需要支持也不参与竞争。同时,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各省份、区域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投入较多,而其他区域投入较少,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较多,经济发展较慢的区域,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也较少。

(三)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

新常态最鲜明的特征是经济增长由原来的高速降为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减缓使得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科学研究不够,影响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是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及成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获取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创新模式。科技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科技研发,科技研发主要分为基础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而基础研究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我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相对较弱,经济新常态下更为突出。从基础研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来看,从事基础研究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基础研究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六七年甚至更长。因此,从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来看,一个企业的生存活跃期大约为6~7年,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好,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而且科技创新能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而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减速,企业利润不足,多数企业只能维持现状,甚至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经营,更不愿意从事基础研究,使得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从基础研究的人员来看,我国虽然科研人员总量排名世界首位,但真正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并不多,优秀的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更少。多数科研人员更愿意从事应用型研究,使得基础研究的科研团队建设面临更大困境,制约了我国的基础研究。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科研投入稳步增加,但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仍然是基础研究薄弱的主要制约因素。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4.7%,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国际上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所占的比例为15%~25%,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而使得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

(四)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顺

一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科研与市场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不畅通,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所面临的困境。首先,科研成果的“供”与产业市场的“需”脱节。从国家、各级政府层面看,设计大量的科研计划,课题、基金、项目等成为主体。科研人员出现“课题潮”、“基金热”,大部分成果是论文、研究报告、书籍,而且很多成果是理论的堆砌,并未经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导致了成果缺乏实用性,无法与产业对接,使得大量科研成果无法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其次,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区域不均。科研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成果的研究到现实生产力需要不同的机构、人员介入,因此传统的成果转化途径使得大量科研成果无法快速、有效的转化。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重视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从开放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到国家高新技术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但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区域,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以及一些资源型地区由于科技发展的底子薄,其平台建设依然不足,科技信息孤岛、信息滞后的现象严重。最后,科研成果转化的环境氛围不优。科研院所的评价体系不当,论文发表数量、课题、基金、项目等的申报结项在各类评奖、晋升职称中占有很大分值,多数科研工作者处于“跑项目、发论文”的状态,再加之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科研人员不主动、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形成了“重科研、轻转化”的局面。

(五)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短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才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总量持续上升,,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占到世界研发总量的25.3%,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研发人员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仅为17%[6]。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从人均产出效率来看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凸现,而高端人才缺乏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013年我国劳动力效率排在全球第34名,高等教育的质量仅排在第70名[5],2015年我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为第28位,在科技含量较高的IT业中,我国IT跨国服务总收入中有65%来源于附加值较低的日本市场,高附加值的跨国服务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0%,而邻国印度的这一比例为75%[4]。可以看出,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同时,科技创新高端人才也出现了地域分布不均的现象,人才过多地集中在了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以IT产业为例,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和浙江五省份的IT人力资本占总量的45%,近80%的IT人才分布于华东、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可以看出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严重匮乏。而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的分布不均将会严重制约区域创新活动的展开。

四、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提供了支撑。但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看,还存在着理念、政策、人才、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理念意识,真正将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一)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科技创新

社会的不断发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推进需要凝聚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共识。新常态下,特别是面对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形势下,更要以精神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整合全社会力量以推动科技创新。从政府的角度看,首先,要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树立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科技创新不仅是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也包括了科技成果最终走向市场,赢得利润,这就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周期较长,不能立竿见影。因此,一个区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是简单地建实验室、要项目,而是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摒弃传统的以资本、资源驱动经济发展的观念,从长远考虑,真正树立起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其次,要加大舆论宣传,努力营造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舆论宣传不是简单的写标语、做报告,而是要将科技创新内化于心。政府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推动者的角色,拓宽宣传渠道,不仅要利用好电视、报刊、杂志、广播、户外广告等传统宣传媒体,更要利用好互联网、图书馆、科技馆、大讲坛、博物馆等渠道,抓住民众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宣传教育,使民众形成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源动力的认识。从企业的角度看,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成为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先行者。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是要强化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决策层要形成科技创新促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管理层要将科技创新贯彻于项目、方案中,通过实际的工作让员工认识到科技创新关乎每一个人的发展。因此,新常态下,更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基础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原动力

基础研究关系到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实力。以美国为例,据统计,美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从1953年的8.9%提高到了2004年的18.7%,至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19.0%[6]。xxx上台以后表示,要在未来逐渐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因此,美国重视基础研究是美国自第五次科技革命以来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经济强国的重要原因。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也都重视基础研究,如瑞士、法国、意大利和捷克等国,基础研究占科技研发(R&D)投入的比例也都达到25%以上,澳大利亚、奥地利、韩国、丹麦等国近年也都在17%到20%之间。与发达国家、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研究薄弱,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投入比例较低,2013年、均为4.7%[7]。因此,重视基础研究,加大投入力度势在必行。首先,将立足国家长远发展作为基本准则。加强基础研究,要以长远的眼光,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战略部署。在世界重大科学前沿领域与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领域,要体现国家意志,着眼提升未来国家竞争力,明确目标,进行前瞻性、战略性部署,抢占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其次,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比例。基础研究相对于应用研究而言周期长、投入经费多,面对经济新常态,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大基础研究的政府投入;同时,大中型企业在不影响企业发展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投入比例,特别是一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以影响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团队建设。要培养一批长期服务于国家、企业的稳定的基础研究队伍,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都要积极营造宽容失败、鼓励科学探索的基础研究环境。

(三)完善体制机制,加速成果转化

3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正式出台,提出了更多具体的成果转化措施。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如何有效结合都是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价值,也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新常态下,还要不断地深化改革,完善科技、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厘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供方”、“需方”以及“中间方”的对接问题,以推动成果转化。首先,政府要有实干精神,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政府是成果转化的管理者和指挥者,但长期以来政府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不能紧跟科技发展的形势,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虽然在每年的发展报告、公告中都有科技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重点。因此,从政府来看,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市场、企业、科研院所展开调研,真正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研发,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其次,高校、科研院所要改变现有的评价机制。目前,多数高校、科研院所的职称评价体系都是以论文、课题为主,多数科研人员专注于论文发表、课题申报。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大成果转化类科研项目的评分比重,鼓励、引导科研人员走向国际、国内市场,以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落地为标准,真正达到科研和经济有效互动。其次,大力推动企业成为成果转化的主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企业,要继续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就要改变原有的考核体系,将单纯的利润考核扩展为利润和研发投入与转化率考核,并以制度的形式层层落实,将科技成果转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大量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各地都相继出台了扶持、鼓励政策,但要以更加详细的制度措施使之落到实处,从准入门槛、经营情况等各方面规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最后,运用“互联网+”打造成果转化平台。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成果转化的滞后性已经不能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建立专业的“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网络服务平台”,打通“供”、“需”双方的通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四)协调政府与市场,为众创提供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众创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而环境和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政府和市场,只有政府和市场共同担负起职责,才能激发社会活力。从政府的角度讲,主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政府要加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宏观引导、指导,为众创搭建平台,地方政府要尽快完善政策法规,为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政府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如降低创新创业准入门槛、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给予适当财政补贴。从市场的角度讲,科技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将会发挥更大作用,要重点发展技术开发和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为众创提供强有力支撑。在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的同时,要厘清二者的职责,做到政府、市场各司其职,不越位又无管理盲区,以共同服务和共同管理来推动众创。

(五)调动人才积极性,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科技创新,人才是根本。新常态下,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离不开人才的支撑。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8]。从这样的分析可以看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激励人才成长的基础,也就是物质需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而精神需求是建立在基本需求之上。人才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储备。从发达国家来看,这些国家集聚了世界上优秀的科研人才,不仅在于引进吸收了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更主要是培养了大批本土的创新人才,先进的培养理念、发达的教育体系、完备的人才政策,都充分调动了科技人才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新常态下,人才更多的是需要被尊重与自我实现,因此,要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就要以充分实现人才的被尊重与自我实现为依据,着力做好培养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引进高精尖人才三方面的工作。从政府层面看,要强化人才理念。政府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经济要发展,人才为第一,教育为根本”,要重视本地、本土人才的培养,从培养人的创造力、创新力为出发点,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为未来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对于特别缺乏的高精尖人才,要大力引进,但引进人才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与当地实际的产业规模相匹配。要打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制度,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从企业层面看,新常态下,要加强科研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用好现有人才,不仅关心人才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精神需求,要宽容失败,摒弃不合理的科研、生产考核,营造宽松而又严谨的创新氛围,变科研压力为创新动力,将以物质留人转化为以感情留人,真正培养起人才与企业共发展的责任感和荣辱感,以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松奇.“新常态”源流考[J].银行家,2014(9).

[2]萃华.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N].经济日报,2015-09-21(01).

[3]*文献研究室.习xx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陈劲.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张璐晶,胡跃.复苏的经济???世界经济论坛授权本刊发布《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3(35).

[6]刘云,等.美国基础研究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配置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基础科学,2013(3).

[7]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201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8]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