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

浙江高考作文怎么写,如何审题立意

发布时间:2024-06-06 08:56:27 思而思学网

2024年高考即将开始,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要在高考结束后才会公布,其实,每年高考作文题目常常会涉及到当前的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所以平时应当多关注新闻、社会问题等,培养对社会的敏感性,高考作文更注重考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平时的积累非常关键,以下小编整理了往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以供参考。

202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命题人的命题灵感来源可见一斑。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的不同作用,由小及大,“表达沟通—改变个人命运—展现民族形象”。最后总结:“故事是有力量的”,抽丝剥茧,抓住关键词:“故事”是行文的基本范畴;“力量”是描述重点,也是考生布局谋篇的落脚点。考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听故事的经历,对所闻所见所经历的故事都有真切感受。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可以记叙生活中的故事感悟;可以对某个故事进行分析议论;既可以书写日常生活中个人感触小处入手,也可以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宏观问题。本题可以选择的范围较宽,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不难。因为可选素材相对较多,所以写一篇议论文,成篇更容易。

附浙江高考作文范文

让开端发展,予高潮结局

从庄惠的濠梁之辩“子非鱼”的思想碰撞,到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智谏梁王;从鲁迅先生“铁屋子”故事的警醒呐喊,到黄国平论文致谢的非凡之路;从汝城沙洲“半条被子”的血脉相守,到凤阳小岗“18个手印”的敢为人先。一个个好故事,是人生之海的拾贝,是民族觉醒的阶梯,更是历史澹澹的脚印。撷取故事吟成了诗,自能收获万株华英。让好故事开端发展,予好故事高潮结局。

好故事如舟,渡己渡人,让沉淀有声。

人生有时像回音壁,年少时故事的开端,往往为成长之路埋下诸多伏笔。感动于中国首位即登太空“眼镜博导”桂海潮的航天逐梦,这个六岁在山坡上放羊沐星的孩子,用勤勉和热爱续写着自己与星空的故事,三十六岁时,他等来了奔赴星辰的船票。这故事分明写着“奋斗”与“坚韧”,他真的从一个进城都难的小镇走了出来,走向了太空。从双耳失聪到清华博士,江梦南的故事如此;自一身伤痛往奥运夺金,徐梦桃的故事亦如斯。由此可见,故事中人,须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用沉淀酿就的故事,再回首,笑谈这起伏波涛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好故事似钥,开启心门,引灵魂共振。

人潮汹涌,万千种声音入耳。但总有一些时刻,我们能寻到同频的心跳,我们在他人的故事中拾起观照自身的镜子。李太白和杜子美的友情可称佳话,“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是盛唐的双子星,他们在彼此交织的故事中推己及人,用诗才点染盛唐气象。也能忆起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有时候我们的相遇不一定长久,但只要有一瞬,便能成永恒。我们不必深究,承天寺夜游的晚上,苏子与怀民的夜谈之语。我们只需了解,有时候这故事的发展不一定顺利无阻,但只要赤子之心不变,便能成全这穿越古今的震荡。无论是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是会稽兰亭的群贤雅集,还是滕王阁上的俊采星驰。这些故事分明写着“碰撞”与“共鸣”,好故事不仅能温暖人生,亦能渡人以舟楫。

好故事像树,绿叶华滋,能润物无声。

从春天的故事走到四时充美。我们读懂了这些从历史风云中走来的国士担当:袁隆平用一颗种子成就“一稻济世”,钱七虎以沉潜技术突破为国铸盾,屠呦呦阅尽古籍,发现青蒿挽救百万生命……这些故事分别写着“无我”与“担当”。鉴真东渡传道解惑使佛语箴言点化了众生,周恩来总理举重若轻的外交智慧让世界认识了新中国。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驼铃,一带一路上的春风华景。我们从个人的故事里成长,收获彼此默契的感动。也从一个家国如何壮大的历史中感受好故事的风华。有些故事不必时时高唱,却无比真切地浸润着世界与远方。

我们在好故事里成长,于情节中茁壮,亦在好故事中交流,于发展里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每个人亦有自己的故事角色与担当。念来路,成梦想,人生和历史不是雁过无声的空想,应似飞鸿踏雪泥地留下印章。就让好故事开端发展,予好故事高潮结局!挥墨在我,故事成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