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松原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发布时间:2024-01-23 23:25:04 思而思学网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松原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松原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松原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松原本地传统文化有乌力格尔、乌力格尔、陶克陶胡、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婚俗、蒙古族四胡音乐、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查干淖尔冬捕习俗等。

二、松原的简介

松原是1992年成立的地级市,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5万,有汉、满、蒙、回等40个民族。下辖宁江区、扶余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乾安县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5个省级开发区(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哈达山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前郭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生态农业先行合作实验区),全市共有78个乡(镇)、1123个行政村。松原的特点可以用六句话概括:

——文脉绵长。早在新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00多年前的古夫余国、1000多年前的渤海国等曾在这里开疆拓土。远古猛犸象化石、辽帝春捺钵遗址群、青山头遗址、大金得胜陀颂碑、塔虎城、王爷府、孝庄祖陵等诸多历史遗迹,记录着松原悠久的历史。辽金文化、满蒙文化、草原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佛教文化、石油文化的交融共生,形成了松原独有的文化特质。蒙古族乌力格尔、马头琴音乐、查干湖冬捕习俗等10项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甲午风云》《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大金始祖》等一批经典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铁血女真》《洪皓》《大布苏》等一批特色民族戏剧荣获多项国家级大奖。这里也是“中国马头琴之乡”,“2019把马头琴表演”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关东腹地。松原位于东北地区几何中心和哈长城市群核心区域。从中国地图上看,正好处于中国地图雄鸡眼睛的位置。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联结8市14县(市),辐射人口3400多万。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松嫩两江交汇处建设一座名为东镇的东北交通枢纽城,就是现在的松原。长西、长白乌、哈大等6条铁路干线和京哈、大广、珲乌等6条高速、14条国省公路干线从境内通过,松原查干湖机场通达北京、上海、青岛、大连等15个大中城市。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松花江沿岸运输码头和渡口达17个,总泊位达5000多吨,上溯可到吉林市,顺流可抵哈尔滨市。建有松原内陆港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境内即可完成报关、检验检疫等所有手续,出口商品可直接通关达港。

——塞外天府。松原处在松嫩平原的南部,素有“粮仓、肉库、渔乡”之美誉。地处北纬45度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152天,年降水量约432毫米。全市有耕地120万公顷,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粮食年产量达到150亿斤,所辖四个县(市)均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其中,杂粮杂豆年产量近20亿斤,是全国最大的杂粮杂豆集散中心;“善德良米”有机大米成为杭州G20峰会和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指定用米。目前,全市正紧紧围绕打造绿色产业城市和绿色农业城市,加快建设水稻、花生、马铃薯等94个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全力构建松原、前郭、三江口、拉林四大灌区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畜牧业和渔业十分兴旺,全市生猪、肉牛、肉羊、禽饲养量分别发展到460万头、54万头、425万只、3070万只,中粮集团健康生猪产业化、科尔沁万头绿色肉牛养殖、乾羊肉羊屠宰精深加工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松原跻身牧业强市行列。年产水产品4.8万吨,盛产鲤鱼、鲢鱼、草鱼等63个品种,其中查干湖胖头鱼为国家AA级绿色食品,查干湖屯被农业部等部委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最美渔村”。

——能源重镇。松原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吉林油田坐落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15.9亿吨、天然气储量1377亿立方米。油页岩探明储量775亿吨,约占全国、全省探明储量的10.8%和75%,可提炼出近30亿吨页岩油。俄油俄气年过境规模分别达3000万吨和380亿立方米,其中俄气在我市预留开口。同时,拥有储量丰富的陶粒页岩、硅砂、天然碱、泥炭、膨润土等矿产资源,特别是查干湖周边发现大量富含锶及偏硅酸的优质复合型矿泉水,具备开发高端矿泉水的资源条件。全市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9座,装机容量达299万千瓦。拥有天然优质风场14处,规划装机容量110万千瓦。光伏资源非常丰富,每兆瓦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达140万度,发电量居全省前列。农作物秸秆和畜牧业废弃物资源极为丰富,秸秆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近年来,松原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和全国唯一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集群城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生态之乡。松原坐落在世界著名的东北黑土带上、科尔沁草原东端、美丽的松花江畔,生态环境保持完好。全市草场面积达16万公顷。境内有“三江、一河、一湖”(嫩江、松花江、松花江干流、拉林河、查干湖,查干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年过境流量达37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达14亿立方米。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多达10个,旅游资源单体总量达714个(其中A级以上景区13处)。被点赞的查干湖、与石林媲美的大布苏泥林、风光旖旎的哈达山、秀美开阔的“一江两岸”、香火鼎盛的龙华寺,无不展示着松原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河湖连通、引松入扶、沿江百里绿廊等工程的实施,使这座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避暑、休闲、度假、养生胜地。

——创业热土。全市拥有国省级开发区和省级工业集中区共13个,总规划面积达25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五通一平”。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各大银行、证券等分支机构遍布境内。人力资源十分充足,全市拥有师资力量雄厚的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所。亲商氛围浓厚,营商环境非常优越。近年来,松原经济始终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位并不断壮大。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6.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6%,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随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松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2006年入选“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20强”;2009年荣获建国60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奖”;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吉林省唯一的成长型资源城市。

如今的松原,正在紧扣“生态振兴、转型崛起”,牢牢抓住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统领,乘势而上,开拓进取,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绿色产业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加快把“松原发展很有潜力”的厚望变成生动现实!

三、松原传统文化相关文章分享

白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通化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辽源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四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吉林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长春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吉林省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葫芦岛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朝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铁岭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大家都在看